赭曲霉毒素(Ochratoxin,OCT)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,多为重要的贮藏菌,可寄生在食品、粮食及饲料中并产毒。
聽
一)产毒菌及产毒条件
1. 产毒菌:赭曲霉,硫色曲霉、蜜蜂曲霉及鲜绿青霉、普通青霉等。
2. 分离培养:常用察氏培养基;在谷物培养基中,以碎小麦为基质的产毒效果最好。
3.生长条件:一般产毒霉菌在25~28℃,高湿度、阴暗静置条件下培养1~2周产毒效果较好。
聽
二)OCT的种类及对食品的污染
1. 种类:赭曲霉毒素包括A、B、C(简称OA、OB、OC)等几种衍生物,其化学结构也类似香豆素。
2. 对食品的污染聽 赭曲霉毒素可污染玉米、大麦、小麦,大米、荞麦、大豆花生、棉籽等各种食品原料及其制品,火腿、鱼制品以及饲料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。在谷物上20℃-25℃、含水率高于16%时污染更严重。污染饲料中的毒素在动物的肝、肾、 脂肪中的蓄积较多,这是肉食污染的重要原因。
聽
三)OCT的特性
1.理化特性聽聽 OCT是一种相当稳定的化合物,在乙醇溶液中置冰箱保存一年以上不破坏。微溶于水,溶于有机溶剂和稀的碳酸氢钠水溶液(如5%碳酸氢钠)中。在紫外光下OA呈兰绿色荧光,OB呈兰色,OC呈亮绿色。因OCT的分子量小,故无免疫原性,只有与蛋白质或多肽载体结合后,才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。
2.毒性聽聽聽 OCT中OA含量最高,且毒性最强,主要侵害肾脏,是一种强烈的肾脏毒。当人和畜禽持续摄入含毒食物及饲料时,不仅会出现急性症状,也可形成严重的慢性中毒、致癌、致畸等。
1)急性毒性:主要损害肾脏。病理变化包括肾小管萎缩,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球透明样病变等。
2)慢性毒性:肝脏可见实质细胞变性、透明变性、灶性坏死等,脾、淋巴结,扁桃体等组织也可观察到坏死性病变。
3)致癌性和致畸性:动物试验表明,OCT对妊娠大鼠有致畸性,对小鼠肾脏有致癌性。另外,给孕期7~12d的小鼠腹腔注射5mg/kg体重的OA,出现胎鼠死亡率增加,胎鼠重量降低、畸形等。
聽
上一篇:黄曲霉菌及其毒素的检验
下一篇:镰刀菌及其毒素的检验